国家艺术基金 | 于洋教授为“抗疫精神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培养”项目授课

作者:张昊 时间:2022-07-27 点击数:


7月26日,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《抗疫精神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培养》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科研处处长,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于洋为全体学员授课。

于洋教授以《图像叙事与现实表达—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发展与时代维度》为主题,在课程伊始就抛出了“什么是主题性创作?”的疑问。他认为画主题性创作像写一篇论文、拍一部电影。艺术家像导演一样从选择角色、编写剧本、舞台设计都要亲力亲为,是一个跨学科的大工程。其首先要做的是拒绝浅尝辄止,做到对生活及研究对象进行精细观察、深入了解、穷尽材料。于洋教授认为本次项目在武汉、在美院举办,能够让学员去现场深入研究,能起到良好效果。

其后于洋教授围绕“何为主题性创作”、“主题性创作的前世今生”、“主题性创作如何走出模版化、推陈出新”、“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机遇”四个问题展开论述。“主题性”绘画在当下中国,不仅仅是革命历史等重大题材,它也包括具有叙事性、情节性的绘画,以及对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艺术角度的切入与反映。

对于“主题性美术创作”概念范畴的判断与理解,创作的题材或风格本身并不能在独立意义上揭示“主题性”,而作品的整体构思与具体艺术表现的合力,才共同指向了一个“召唤结构”作品是否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集体性共鸣,才是主题性创作的核心主旨。因此,不单是表现革命历史、英雄或领袖形象,表现一个底层的劳动者、表现平凡生活中富有意味的日常场面,同样可以召唤“主题性”的呈现。

进入19世纪,史学家们逐渐意识到,图像作为历史证据在历史研究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。图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文字资料更直接、更可靠地反映历史原貌。“图像证史”的观念开始兴起。紧接着,于洋教授谈起了董希文老师创作的《开国大典》以及卢沉老师的《机车大夫》。正是这一幅幅生动写实的艺术作品,使历史资料更加的鲜活饱满。

最后于洋教授告诫各位学员毋需刻意回避宏大叙事,要智慧地、艺术地表现宏大叙事,坚定迎难而上的信心,从细节处发现引起审美感动与精神共鸣的片段。调动主观能动性,将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相结合、相激活。尽可能找到与时代共振的切入点,探寻当下的、鲜活的、真实的,能引发共鸣的创作素材。敞开眼界面对大时代,不自矜沉迷于“小时代”。拥有历史情怀与社会担当,构建创作的美术史价值。

当天下午,于洋教授根据各位学员的创作小稿进行分析指导。针对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、创作思想、方向、表现手法等进行点评分析,并根据每位学员的具体情况,结合上午的讲座内容给出了修改建议。

参与课程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他们将结合于洋教授的点评意见,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作品,力争创作出优秀的作品,给国家与历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于洋教授授课现场

于洋教授与学员们合影


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©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